导语:勇于进行教学反思 积极提升教学水平
上学期,学校倡导教师要勇于进行教学反思,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设计是不是恰当?(2)预设的目标是不是符合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不是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不是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有没有得到激发?(6)课堂效果是不是明显、学生能不能活学活用?要求老师们在回顾、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反思、探究和剖析,不断改进不足、发扬优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活动开展以来,收到教学反思100余篇,经过多次筛选,选出了三篇非常优秀的文章。这三篇教学反思紧扣学校要求,结合个人教学实际,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其中田凤华老师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在深挖教材、小微课题突破、立足学情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现分享给大家:
反思归纳 不断提升
地理学科教研室 田凤华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我认为反思归纳,是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平时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反思课堂教学和反思学情来提高自己。总结课堂中自动生成的教学方法、规律或者师生互动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又可以感受教育教学工作的快乐。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查漏补缺,让我们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一、反思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依据,深挖教材,理解原理是根本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利用教材打好基础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我们在备课时必须以课程标准为纲,吃透教材,站在高考层次上把握教材,不能照本宣科。我在教学中碰到这样一个例子,在人教版《地理3》P22页,介绍干旱地区的绿洲防治风沙侵袭和沙丘入侵危害时是这样介绍说的“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以往对这一块的教学,总认为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己看看,或是自己照本宣科。结果是学生看得懂但记不住,更无法举一反三。为此我就想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找到问题的根本,学生不理解这样布局的原理。有一次在讲到这个问题时,我突然产生灵感,给学生提出了两个思考问题“1.从绿洲外围到绿洲前沿再到内部,土壤当中的水分条件有何变化?2.从草到灌木再到乔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有什么差异?”学生恍然大悟,理解便是记住,所以也就容易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要从土地的适应性出发,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
再例如:必修三【问题研究】“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这一节课是以案例探究的形式来安排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方法论上宏观掌握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多数教师在处理时,让学生自己读一下就行,或者根本不处理。我通过多次反思总结,认真引领学生分析、解读,结合多年教学中对该问题的认识,归纳出案例设计的思路,让学生真正掌握区域地理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分析评价区域地理条件——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的区域地理分析方法,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方便后面内容学习。
二、反思学情,发现知识难点,以小微专题形式进行突破
必修三第三章《流域的开发》,对学生来说是一块陌生的知识。对于河流大坝的建设及其影响,总是混淆不清。于是我搜罗了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高考题,按照河流大坝的位置顺序分类编排,先让学生做题,然后习题讲评的时候引导学生将做过的相关练习进行归纳,总结出河流上大坝建设的影响,并板书下面的知识体系:
通过建立这个小微专题,使学生以“大坝”这个地理要素为关键词,逐步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深入理解流域开发的主要形式——河流上建大坝的作用及产生的影响。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因为理解了该问题而轻而易举地解答问题。
这样每隔一个时段,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进行难点突破,这种小微专题设计,我称之为“绣花补丁”。
三、多跟学生交流,反思学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最近我做了一次学情调查,学生提出了4大学习难题:大题不会做;选择题错得多;地图看不懂;课本记不住。虽然有些夸张,但有一定的代表性。思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在学生方面,一可能是学习任务太紧张,复习巩固时间欠缺,导致学过的问题,遗忘得多;二是知识面狭窄,相关学科生产生活常识不具备,初中的相关地理知识基本全部遗忘;三是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没有,不会看图、不会对比、不会归纳、材料信息提取不出来。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明明是老师讲过的问题,学生在做练习或测试时依然不会。这说明老师讲课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人这听讲或根本就没听讲,究其原因应该是学生课堂学习没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果差。在教师方面,课堂讲得多,学生活动少,导致学习主动性差;课堂教学预设的多,生成的少,学习气氛不活跃,造成学生的接受能力低。教师专业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经验少,更新得慢,所以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多,知识不能很好的拓展运用,也就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课下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批改不及时,讲解不透彻,反思与拓展欠缺,造成习题效率低。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能力培养,将其落到实处。首先从课堂教学策略上,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的读和说。“读”:读书、读材料,读取材料信息;“说”,说材料信息的展示,说信息的运用,说解题思路。第二,备课时多结合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实例讲解问题,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曾经去莱州参观过黄金矿的开采及浮选生产过程,课堂上以此为例讲解工业的区位因素,连同清洁生产都讲清楚了,感觉学生学得开心。在讲工业地域的形成时,以金马工业园为例,让学生探究思考,学生的兴趣很浓;又如在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时,以日照市的城市形态变化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为例,研究材料,让学生分析,归纳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对日照市城市形态及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的影响,效果非常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建模”与“破模”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能力。例如:湿地的形成原理归纳为以下的示意图,图文结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构建思维模式,提高记忆水平。
这样在做题时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顺着图示思路,结合材料信息,对比分析,组织要点,思路不会跑偏,要点也会比较全面。从另一方面讲,这种固有的模板适合于常规题型。因为单纯依靠模板,不会拿到全分,需要从题目材料中、已有知识中、生活常识中寻求模板之外的要点,这些才是高分考生与一般考生的区别,才能体现出考生的地理素养,也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了依据。因此,我们在习题设计时,有针对性训练学生结合文字材料、图表信息,“打上区域的烙印”,总结归纳出要点,有合理的逻辑关系,表达出相关的地理链条、前因后果,这才是回答问题的法宝,也就是“破模”。这样通过反复练习建模,练习“破模”,提升解答问题的能力。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的法宝,值得我们不断探索!